1995年11月8日
江泽民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讲话提出,干部教育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他指出:讲学习,历来十分重要。大家都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讲政治,对共产党人来说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讲正气,是中华民族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这篇讲话的一部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题,收入《江泽民文选》第一卷。
1940年11月9日
毛泽东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名义起草的复何应钦、白崇禧电(即“佳电”),经反复斟酌后于本日发出。佳电以严正而坚决的态度,委婉而恳切的措词,叙述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四年以来在抗战中取得的战绩,说明了遵循国策、服从命令为捍卫民族国家奋斗到底之决心。然后从行动、防地、编制、补给、边区、团结抗战之大计六个方面,据实驳斥了“皓电”的反共诬蔑和无理要求,同时表示为顾全大局,坚持团结抗战,新四军驻皖南部队将开赴长江以北。这封电报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二卷。
1968年11月10日
毛泽东同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友好代表团谈话。谈话指出:一个国家的武器专靠外国是很危险的。自己搞,有个十年八年,最多十几年,就可以有个初步基础。要树立自力更生的思想。什么都靠外国顾问,什么都要进口,我看不是个办法。我们的国家吃过这个亏。蒋介石那个时代,他是什么都不搞,一切靠外国。那个时候,包括清朝末年,几十年只搞到年产几万吨钢。所以他丧失人心。他跟日本人打仗也好,跟我们打也好,主要靠美国。
1985年11月11日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就对方谈到中国如果尝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成功了,“将从哲学上同时向计划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提出问题”指出:不说是个伟大的试验,但确实是个重大的试验。我们的经验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必须改革,这是唯一的道路。中华民族不是低能的民族,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最终证明中国人行不行,还要看这十亿人口怎么做。中国落后许多年了,近几年可以看到一些兴旺的气象。更早一点的时候,在一九四九年,黄面孔的中国人站起来了,但是真正的翻身还要两代人的努力。
1978年11月12日
邓小平在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讲话指出: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反对大国欺侮小国、强国凌辱弱国。中新两国人民都是热爱和平的人民。我们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建设我们各自的国家。我们一贯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1956年11月13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针对国家预算问题,发言指出:一九五六年的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就业有所增加,人民是高兴的。但是,人民生活的改善,必须是渐进的,支票不可开得过多。过高的要求和暂时办不到的事情,要向人民公开地反复地解释。一九五七年的年度计划,在某些方面必须作适当压缩,以便既能保证重点建设,又能照顾人民生活需要。他提出,要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发动一个增产节约运动。在企业、事业和行政开支方面,必须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作风。在生产和基本建设方面,必须节约原材料,适当降低成本和造价。这篇发言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2000年11月14日
江泽民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发展是硬道理。经济特区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继续争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充分发挥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的作用,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篇讲话收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