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0月4日
毛泽东到清凉山中央印刷厂礼堂看望解放日报社和新华社的全体工作人员并讲话。讲话说:党中央对于各地工作的领导和指示,除一些日常性的批示活动外,大政方针很多是通过《解放日报》和新华社传达下去的。党中央了解国内外情况有许多来源,你们是一个重要渠道。大家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把《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办好。
1988年10月5日
邓小平会见肯尼亚总统莫伊时谈到中国的发展规划指出:我们的发展规划,第一步,让沿海地区先发展;第二步,沿海地区帮助内地发展,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原则。先沿海后内地是我们的发展规划,但原材料很多在内地,不在沿海,这样就会出现沿海和内地的种种矛盾。所以每走一步都要考虑客观世界,制定下一步的方法和步骤。讲发展,第一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设想,第二每走一步都要小心谨慎。既要大胆,坚持现行的方针和政策,又要步伐稳妥。要求过急,往往是犯大错的根源。
1984年10月6日
邓小平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时,阐述了中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他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确定了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政策,没有这样的政策不可能成功。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这几年进行的农村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与此同时,我们开始了城市改革的试验。即将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就是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意味着中国将出现全面改革的局面。由于城市改革的复杂性,可能会出差错,我们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了。总之,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实事求是。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这篇谈话以《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949年10月7日
刘少奇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共党组举行的党员大会上讲话,阐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意义。讲话指出:中国今天无产阶级很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非无产阶级,全国人口四万万五千多万,而共产党员只是三百万;工业不发达,生产量不大。这些条件决定了党必须实行统一战线的政策。
2000年10月8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召集人会议上讲话指出: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现在世界经济发展加快,各国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新世纪之初,我们能不能搞得快一点,国内外都很关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处在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时期,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都需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从经济基础、市场潜力和体制环境等方面看,我们也完全有条件实现较快发展。一定要有主动精神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篇讲话的部分内容收入《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1985年10月9日
邓小平会见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共和国总统齐奥塞斯库时阐述了对战争问题的看法。他指出:过去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战争不可避免,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看来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不能够掉以轻心,但是和平的力量和制约战争的力量有可喜的发展,这对于两个超级大国发动战争都有一种制约的作用,使得它们不敢轻易地发动战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比过去乐观一点。所以,我们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减少一百万军队,都是从这个考虑出发作出的决定。有这样的判断,才能使我们用全力来发展经济。
1937年10月10日
毛泽东写信给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信中指出:黄克功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他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这封信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二卷。